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网 设为首页|收藏此页|网站地图|个人中心

站内搜索:

搜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机关党建

打造“1+1+4”党建服务品牌,探索法律资源服务城市发展多彩路径 ——中共盘州市司法局第三党支部创新党建工作模式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随着法治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群众法治意识的不断提升,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为进一步实现法律服务和盘州城市发展的组织融合、感情契合、资源整合,盘州市司法局第三党支部带领贵州永达律师事务所、盘州市红果街道法律服务所、贵州盘兴律师事务所逐步织密律所党建组织体系,打造了“1+1+4”党建服务品牌实施多彩法律服务:红﹒建强一个支部核心蓝﹒打造一个法律服务中心橙﹒突出四大服务重心,为党支部联系党员,助力城市发展、社区治理和居民诉求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

 

红﹒建强一个支部核心

聚焦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多措并举建强党支部核心,加强支部对律所和法律服务所的领导,把好“以党建带所建、以党建促发展”工作的正确方向。

坚持“两个一律”对新进律师一律进行身份排查,督促主动亮明党员身份;对新增党员一律上报党委备案,督促同步转接组织关系确保执业关系与组织关系不分离。

健全“一套机制”将党的工作纳入律所章程,建立党支部与律所共同学习、重大案件党支部与律所共同决策、党员职工遵规守纪情况党支部与律所共同监督、党支部班子与律所决策层交叉任职等制度,切实推进党的建设和所务建设相融相促。

开展“多样激励”建立了党员律师办案经费提高5%的激励机制,通过表彰优秀党员律师、开展各类党员律师活动等方式,切实提升党员律师获得感、荣誉感增强党组织对律师队伍的吸引力2019年以来,已有3名年轻优秀律师提交入党申请书,新发展2名预备党员律师。

丰富组织生活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律师前往盘县会议会址、盘县烈士陵园等教育基地,观看《永恒的初心》《我和我的祖国》《永远在路上》等教育影片,举办“法治在我心”“党的光辉历程”等演讲比赛,带领党员律师重温入党誓词,进行律师宣誓增强党组织对律师队伍的凝聚力。

设置党建专岗”。专门聘请1名党员律师相对固定从事党建工作,完成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规定动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讲话、上级党委关于加强律师行业党建的总体要求,结合法律服务机构实际,创新开展“自选动作

 

蓝﹒打造一个法律服务中心

聚焦服务能力提升,整合各类资源,促进党务与所务同频共振,切实凝聚起法律服务的合力。

优化功能设置在贵州永达律师事务所和盘州市红果街道法律服务所办公区挂牌设立“社区法律服务中心”,结合业务功能和实际需求,设置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顾问、涉法涉诉、法治宣传、人民调解心理咨询、谈心谈话室,打造一站式集中法律服务中心,满足机关企事业单位行业性法律顾问人民群众一般性法律咨询、应诉上诉专业性律师代理服务需求

实现党所共建。社区法律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同步打造党建阵地。六个功能室均设有党员先锋岗,公示党员律师简介,由党员律师带头开展服务;支部会议室与扫黑除恶办共同办公,办理涉黑涉恶等重大案件以优秀党员律师为主;组织党员律师与非党员律师共同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提升理想信念,增强业务技能。

整合资源力量通过社区法律服务中心进一步整合永达律师事务所、红果法律服务所、盘兴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将人员编入“宣传队”“服务队”“解读团”“顾问团”等配合党委政府、行业单位、城市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法律讲座、志愿服务。

 

橙﹒突出四大服务重心

聚焦律师队伍专业优势,因势利导运用法治力量,切实发挥律师队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用。

“解读团+扫黑办”引导律师服务中心大局。按照“支部总指挥、律所同协作、律师全参与”原则,突出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党支部行业优势,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为全市重点工作提供法律保障。组建一个“脱贫政策解读团”,支部书记为“团长”,支委委员为“队长”,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编入各队,在脱贫攻坚期间,深入27个乡(镇、街道)76个村居,面对2000余农户,从法律角度解读脱贫攻坚相关政策法规,参与脱贫领域行政拘留案件对象训诫、教育34次。设立一个“律所扫黑除恶办”,盘州市红果街道法律服务所主任和支部书记为双组长,律所中层干部、支委委员为副组长,优秀党员律师和优秀非党员律师为主要成员,建立了黑涉恶案件集中讨论制度和报告制度,明确了“以党员律师为主,党支部与律所共同决策”的原则,在“8·29”、“1·25”等典型案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现场点+专业点”引导律师参与矛盾化解。按照“支部领导,党员为主,现场化解,专业调解”的原则,突出律师专业优势,为基层社会稳定和谐提供法律保障。打造“2+2+1+N”法律服务新模式,以2名党员律师+2名律师(或法律服务工作者)+1名律师值班+N名相关成员的方式为盘州市信访局和住建局提供法律顾问和公益法律服务,从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制定方案保障民生、安排律师定点值班、全力以赴化解纠纷等方面对信访、民工、建筑、房开、物业等涉及民生领域的问题进行合理合法的预防和处理。设立“两个现场接访点”,在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信访局、劳动局同时设立“涉法涉诉信访、劳动争议仲裁”两个群众接访窗口,派驻52名法律服务者轮流驻点开展工作,第一时间参与现场接待、解答、化解,为来访群众和单位提供法律建议成立“四个专业性调委会”,根据各行业主管部门关于矛盾纠纷调解服务需求,分别成立了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纠纷、房地产物业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四个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结合律师专业优势担任相应调解员,提高调解针对性、专业性、成功率。

“宣传队+顾问团”引导律师助推法治建设。按照“支部全统筹、力量全进入、单位全覆盖”的原则,打破律所与法律服务所限制,打破内部分工与专业限制,为促进全市社会法治建设提供法律保障。成立“法治宣传队”,支委成员牵头,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普法宣传活动,让每名法律服务者成为一名普法宣传员,向广大市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持续提高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成立“法治顾问团”,担任14个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及39个公司企业法律顾问,为政府企业重大投资、工程建设等重大事项提供法律服务,促进政企行为规范、减少法律风险。

“服务站+网格员”引导律师下沉基层治理。按照“支部引领、资源整合、一站服务、专业下沉”的原则,将全所专业法律服务资源统起来,共同为城市基层治理和居民法律需求提供法治保障。设立“社区法律服务站”,在南湖、江源两个居委会同时设立“社区法律服务站”,既是基层法律服务咨询点又是群众家门口的调解室,推动法律服务资源向社区基层延伸。设置“法治网格员”,整合三个法律服务机构资源,83名法律服务者分别联系87个网格,担任社区“法治网格员”,定人、定区域、定职责,公开服务承诺,成为深入群众身边的宣传员、咨询师、调解员,推动专业法律服务队伍向群众身边延伸。


上一篇:
下一篇: